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教研 >> 正文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发布时间:2018-12-21  点击:[]  来源: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马中参加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再创佳绩

121-2日,“七彩语文杯”江苏省第十七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总决赛在省会南京举行。来自全省各市的中学生写作高手近千人云集南京金陵中学河西校区,参加激烈的角逐。我校高二(1)班孙彪老师指导的王子涵同学临场发挥出色,荣获大赛一等奖;涂洪军老师指导的李锦然同学获省二等奖。淮安市高中共10名省一等奖,王子涵是其中之一也是我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同学。

参加本次大赛的选手经历校级、县级、市级层层选拔,最终,马坝中学城区分校王子涵、李锦然突出重围,获得了宝贵的省级决赛名额。

马坝中学分校近几年在赵道夫老师的指导下,孙彪老师带领年级同仁力推随笔写作教学,高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形成共识,辛勤付出。在高一年级开展生活随笔写作,高二年级进行读书随笔,高三年级将进行时事随笔写作,三年三个层次的随笔,力求让学生打通生活与写作、阅读与写作、社会与写作的关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米”,在阅读中学会煮“米”成饭的技巧。

决赛中,王子涵同学结合平时随笔写作积累的素材,一篇《月照树下人》,叙述了一位独居老人与留守儿童的故事借嫦娥奔月这一神话,引出“团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意象,将人的美好愿望表现地淋漓尽致,也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独特的思考。文章立意深邃,构思新颖,角度别样,文质兼美,得到了阅卷老师的高度认可,最终荣获省一等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荣获一等奖,是王子涵同学坚持随笔写作也是马中分校坚持随笔写作教学的最好回报。

高一时,王子涵同学在“七彩语文杯”江苏省第十六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总决赛中获省二等奖。

王子涵获奖感言:能有机会参加“七彩语文杯”江苏省第十七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本人非常荣幸,记得去年参加大赛是,老师让我写感受,我写了《遇见,让自己更美好》,确实,参加这样的活动,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今年获得了一等奖,感觉自己很幸运,也让自己学会了思考生活,反省自我。

比赛是现场作文。对于同一个题目,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因为我们的生活不同,所想的也自然不同。写作,没有什么标准可言,也不存在极致这一说。座谈会上,丁立梅老师的一段话让我感触尤为深刻:“小学生的想象力要比初中生的强,而初中生的要比高中生的强。”为何?因为想象力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那种对生活的好奇,可越来大的我们,在现实中越走越远,也在现实中将那种好奇一点一点地遗失,再寻不回来。要想写好作文,对生活要保留一点好奇心,你会发现很多你以未曾注意到的。因为文字源于生活,也终将归于生活。

文字从何而来呢?老师要求我们做随笔写作,一周一次,总能带给我一些启发。所谓随笔,我觉得就是“随心所欲,笔走人生”。一个人,如若能够一路执笔,以文字走完这一生,那么即便是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也一定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些东西。心灵的感触,往往比成就更为重要。文字,是写给别人的,更是写给自己的。

作为学生,我们似乎日复一日地过着同样的生活,我们每天遇见同样的人,踏过同样的街道,有什么不同呢?是啊,有什么不同。可是又有什么是完全相同的呢?世间万物,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每分每秒,都是不同的。这样的每一天值得我们去记录,去即时地记录。不同的,可能是一片云,一轮月。遇见的,不仅是人,也可能是一本书或一草一本,无论是什么,只要你去体悟它,思考它,就会给你些许触动,你会感觉万事万物不再与已无关,出现在你面前的都是一场生命的相遇。这次竞赛,当别人都在紧张的思考时,而我的眼前展现出一由幅幅写过的随笔,突然灵光一闪,我从以前写过的随笔找到了灵感。

可见,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对生活的积累。日子一天天地过,生命中的人来又去,我们无法一一记住,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文字存在的意义。脑袋中的念头总一闪而过,可停留在纸上的却可长久保存。那些人、事,趁它还未在蹉跎岁月中渐渐风化为一粒尘,用笔,将它写下,那么,即使后来将其忘了,也不觉慌张。记下的每一件事,也许它看起来微不足道,可是我们的生命不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聚集起来的吗?由小到大,而我们也在慢慢长大,要面对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可若在偶然间看见了曾经写的文字,便仿佛又回到了某一时刻,那些曾经出现过的温暖,再一次地柔软了心。我们都是这样一步步过来的呀,抬起头,再大步地往前走吧。就算周遭黑暗,可心始终明亮,我想,这便是文字的独一无二的力量吧!

(江苏省马坝高中分校:孙彪)

一等奖诞生记

附一:省赛现场文

月照树下人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王子涵

 

月亮升起,我在树下。月亮升起,有人在月上,有人在月下,两两相望,如若心中,都存有些许温暖,足以暖心。那么,便也不再凄凉。那么结局,便是美满。

 儿时记忆模糊,每日里的人来人往,无法一一放在心上。可那轮月,那位老人,我一直没有忘记。老人的儿子住在城里,老人的妻子也跟随着过去,所留下的,只是一栋空荡荡的老屋,一片独属于内心的苍凉。平日里,老人不爱说话,见了人,也只是目光恍惚地匆匆扫过,并不打声招呼。垂得低低的脑袋,无处安放的手。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每每到了夜晚,便变得不同了。树下,老人坐着,周遭是一群孩子,月光密密地从叶与叶的缝隙中落下,散了一地的安详。孩子们在等待着故事的开始。老人爱说故事,他说的每一个故事,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似乎是单一而没有新意的。可那时的我们,执着着相信这个平凡而简单的结局。

我还记得那个晚上,月光似乎比往日都要亮一些。老人一同往日地说着故事,只是,老人在说到结局时,忽地,停顿了。突如其来的安静,老人沉默着,不再接着往下说。我依稀看见,那眸中,不知是什么,盈盈的,闪着亮光。“然后呢,后来呢?结局是好的吗?”有心急的孩子这么问着。老人依旧不语,半晌,才摇了摇了头,笑着说,下次吧,下次我们再继续说。老人摇摇晃晃地走向老屋,低垂着眸,又变成了那个少言寡语的他。

可等到第二天时,树下便只剩下了冰凉的月色。大人们说,老人生了病,他的儿子将他接走了。再也没有下一次了,那个故事,终究还是没有听完。可是,结局一定是美好的吧,老人说的故事,结局总是美满。

渐渐长大,那些曾经在同一棵树下的孩子们,也渐渐地散落在了天涯的不同角落,可无论在哪里,他们也一定都听到了那个故事的结局。不同的结局。原来,这世上的一切,并不都是好的。故事中的牛郎与织女,还是被阻隔开了。从此一个在月上,一个在月下,一年只可相聚一次。怎么会呢?老人的故事,从来都是美好的呀。何为真,何为假,无从知晓。可我宁愿去固执地认为,那个故事的结局,是圆满。我想,老人想要告诉我们的,也一定是这样的。

长大后的我,逐渐明白,生活并非故事,也逐渐懂得,那一个个美好结局的背后,掩着的,是一位老人内心的无尽酸楚。老人眸中的点点盈光,不是因为月光的亮,而是因为那些无法说出口的话,藏在心底已经太久太久。月色模糊,掩住了老人浑浊的眸,那双白日里无法与人直视的双眼,只有在夜晚,才能够露出生命的光彩。那颗寂寞的心,已经承载了太多,老人,已太累太累。那些说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其实也是在说给老人自己听。那些美满,给了孩子,也温暖了老人。

也许,从一开始,我们所要的,就不是那个所谓的故事情节。我们要听的,只是那个美好的结局,它或许并不真实,甚至不合常理,但只要我们愿意去相信,它就一定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长成一朵花,落寞之时,给予温暖。俗世之中,我们用尽一生,所要的,不就是这片刻的珍贵吗。

后来也曾听说,老人去世了,并没有太多的伤感与遗憾,老人留给我的,是那个美好的结局,世间万物变化,那份温暖,不会改变。原来,人活到了老,便回到了最初,像个孩子一样,只追求最为纯粹的美好。

故事,都该有个结局。

月亮升起,是夜。月,不断升落,无数日夜,恍然过去。总有人到来,也总有人离去。从此,老人在月上,而我,在月下。

我会慢慢长大,又缓缓变老,我会得到很多,也会遗忘很多。我只求,暮暮之年,换我来作那个说故事的人,换我来诉说,这个故事。

点评:追求团圆,体现了我们民族独具的审美观念和民族心理。近千年来弥漫着始悲终喜、悲喜交加气息的团圆文学更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人文景观。本文作者讲了一个老套的故事,却写出人们熟知的故事背后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辞贵达意,而饰为其末。”本文十分注重锤炼文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观离合。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不变的,文中的老人掩住内心悲凉孤寂,给留守儿童带来了美好的人生愿景。结尾尤其值得回味,人生代代无穷已,作者受老人的感召,心灵受到了美的濡染,由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将会把这种美好人生愿景传递下去。文中有三美:环境美、心灵美、语言美。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也体现了作者不俗的语言能力。

附二:平时随笔积累

随笔1,《老人·中秋》2017.12.7

老人说,中秋是个好节日。

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传说中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那时,嫦娥在空中望着底下;如今,人们聚集在一起,谈笑着,赏月。不知是巧合,还是人们心中的某种念想,中秋节那天的月亮总是很大很圆,这象征着团圆。

每逢中秋,老人该是最高兴的日子,早早的守在家门口,一遍遍地向远处望着,天还早得很,一层薄雾掩在空中,远处的,任何一束不知名的光亮,都会让他的微微颤动,那眸中的隐约的闪光,是身为父母,不变的期盼,期盼,家人团圆,一切皆安。我倚着窗,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那老人,不知不觉间,心中竟暖了和了几许。老人始终笑首,似儿女就在眼前,丝毫没有等待中的烦躁。身上穿着的衣服比平时都要整齐几分,脸上的神色俨然如一个刚入社会、自信满满的小伙子,几十年的历经风霜于那一刻消逝,所流露出的,只有那种说不明道不出的期待。

我没有再看下去,如此一位老,他的儿女定也是十分孝顺的。

傍晚,我又看见了那老人,此时,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他的身边,多了一个脸蛋红扑扑的孩子。老人拉着孩子的手,指着院前的一株花,满面笑意地说着些什么。孩子呢,只硬生生地扯着笑,应在玩地正开心的时候被父母强拉来同爷爷闲聊的。不远处,那父母正忙着打电话,面露难色,应是在谈生意上的事,但目光却落在老人身上,寻见老笑着,似松了一口气。老似并未发现孩子的不满,仍不停地说,一会儿指天,一会儿指地,他肯定是谈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蓦地,我恍然明白,他只是想告诉孩子,千万别忘了在中秋这天要回家,那是个全家团聚的日子,只是想用他满面的笑意,去感化一个城市孩子冰冷的心,那孩子的不耐烦,他怎么没看见。只是他想用这流传千年的美丽故事唤醒孩子家的意识。

心,猛地一痛。

老人说,中秋是个好节日。儿女回了家,孙儿们还会陪着老人聊聊天。可我知道,他眸中的那仅剩的一丁点儿闪光,是对世俗的无奈,是经历一切后的疲惫。月儿缓缓地变圆,变亮,这热热闹闹的中秋,我竟感受不到一丁点儿温暖的气息。

随笔2,《年》2017.12.27

又一年。老戴摇了摇头,转身往屋里走。门外,纵有万家灯火,也再也无法温暖这一颗落寞的心。

老戴说,他已经有十年没归家了。这所谓的家,是老屋,也是老戴心中唯一归宿。老屋离县城倒也不算太远,但老戴说他一直是,太忙,忙。老戴说着说着就顿住了,目光飘了很远,远到那模糊不清的灯光,或许,更远。

十年前,老戴来了县城,住上儿子为他准备的房子,成为我的邻居。他算不上有多硬朗,半弯着腰,目光也是晃动的,时不时地瞟上一眼。他匆匆地向我问了个好,又连忙转身回了屋,像是逃避着什么似的。那次见面后,我便很少再看到他,偶尔遇见了,创便害怕似的放慢步子,眼神在半空中辗转几翻后,才回到我身上,讪讪地对我笑笑,又快步走开。而第一次细细打量他,是在那个春节。

刚刚送走亲友们的我,略有些疲惫,坐在后院里,享受夜的静谧。“十年啦,有整整十年啦。”那是个苍老的声音。转头,是老戴。他坐在月光中,倒也是一片安详。便那双眸子,却是难以忘却的,那其中,有些许微光晃动,一圈圈,一层层,显现出一位老人的哀伤。借着月光,我发现,老戴相较于一年前又苍老了不少,白发中很少才会出现一抹黑,竟有些扎眼。他确实是忙的,先前是帮大儿子带孩子,后又帮二儿子带孩子。老戴说,照顾孙子,我开心。他说这话时,是笑着的,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溢出欢愉,可我却隐隐地感受到,那其中的一些苦楚。

十年一过,有些痛,只被埋藏于心底。或已麻木,或已扎根。

院里,老戴不说话,安静地坐着。风中还夹杂着过年的欣喜味道。老戴的家里也是热热闹闹的一片,可说什么老戴都不愿进房去。这年,终是无法过成了。沉默半晌,老戴起了身,目光直直地栖息在我身上,含着点点盈光。

又一年。老戴摇了摇头,转身往屋里走。似是一种妥协,却又似是再一次坚定决心。

附三:

关闭

网站二维码

版权所有:盱眙县教师发展管理中心 备案号:苏ICP备17040229号-1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