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应从教育行动中关注的深度追求
盱眙县教师发展管理中心 乔继宁
华南师大学习历程,收获颇丰,对工作和实践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其中,娄毅教授《艺术教育 通向创新》触动更大。
美术、音乐、舞蹈…,伴随人类发展,人们不断创造出形式、内涵日益丰富的艺术门类,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艺术教育也自然地成为学校教育这一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
随着课程标准的规范完善,艺术教育在各中小学逐步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但是,从我们淮安包括盱眙地区中小学学校办学实践中,我们知道,美术、音乐等艺术课教学不受重视情况较普遍地存在,尽管美术、音乐常识已列入中考内容,但,知识化、应试化现象普遍存在,艺术教育的诸多功能大打折扣。
有什么用?人们对一门课的开设常有此疑问。
其实,课程的设置,其功能有显性,也有隐性,有短期,也有长期。如果非要功利化地追问“有什么用”,那,可能职业技能课堂开设最为有效。然而,以算盘为例,随着计算器的产生,不管人们做何努力,算盘在实际上已被人们所淡忘,成为历史。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技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代替。那么,我们要教什么?从各国发展来看,最外显,最“有用”的“技能”,其实恰恰是最易被代替。华为,在国际激烈竞争中雄起,其创建人任正非的观念才让人们尤其印象深刻:数学家对华为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要非常重视基础教育……
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通识性、基础性学科的开设,更注重“人”的培养和发展,才是教育,才是课程开设的最主要价值。所以,我们要从更高高度来思考课程价值,在行动上挖掘课程价值,这样,国家课程设置的目的才能真正被我们理解和落实。
娄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有更深的思考。
艺术教育,在人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表达、优化心理素养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但是,创新能力培养――我们常谈及、也常表示要加强、即苦于无从下手――这一艺术教育很重要的功能却常被人们忽视。
在此,我们应该充分提高艺术教育对中小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性。
首先,它利于培养中小学学生的想象力。
人类的创新来源于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做到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艺术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以具体的艺术形象作为媒介,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形象媒介来感染人,以此使人类对艺术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而艺术形象在产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假设进行完善补充,而这时候则需要人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来完成,这无形中可以培养中小学学生的想象力。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是锻炼人们想象力的重要学科领域,而想象力实际上就是创新的一个必要前期过程,通过艺术教育,中小学学生可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在艺术的熏陶下感受艺术魅力从而激发艺术灵感,开启一段创新思维之路。
其次,艺术教育的审美性对创新能力培养有很强的积极作用。
艺术的学习,首先要懂得审美是根本,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的审美观,那么再好的艺术作品也无法从中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他眼中也只是一幅平凡的作品。
而审美性是艺术最主要的特性,且与生活息息相关,所有的艺术创造灵感都无法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换言之,艺术即是艺术家用艺术的手法将生活中的美融于作品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而倡导人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此外,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会对传统拘泥、没有具体实践性的艺术教育课程感到无趣乏味,因此艺术教育会通过改革,让艺术教育的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中,而是到美好的大自然中去进行实践学习如此一来中小学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动手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从而能够更好的发现身边新奇的事物,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做铺垫。
第三,通过对艺术的思考不断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灵感决定着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强弱,且人在对艺术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思考来感受艺术的灵魂所在,在灵感的基础上再加上思考艺术作品得来的感触,容易使人们对灵感的思维不断放大,进而促使人们去完成这一灵感的创作,这对中小学学生而言是创新的一种内在动力。
因此,充分理解艺术教育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认真思考我们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欠缺,才能在“创新能力培养”探索的迷雾中找到一束光亮,引导我们走向更好的教育明天。